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
市場/產業動態

離岸風電大餅競價榜單明年Q3公布 業者爭費率上限調高

經濟部第三階段離岸風電選商機制草案視訊說明會
經濟部今召開第三階段離岸風電選商機制草案視訊說明會,這吸引國內外業者積極參與。草案將風電大餅選商結果延長到2022年Q3公布,業者今天呼籲調高鏡架費率上限。(圖:達德能源提供)

風電大餅即將上路。經濟部今召開第三階段「離岸風電選商機制草案」最後說明會,將原定2022年第二季公布選商結果寬限到第三季。預計下月正式公告,給開發商足足一年時間備戰。
今天視訊會吸引300多名離岸風電商、民間團體參與,業者除關心國產化加分項目,更呼籲經濟部把競價的費率上限「迴避成本」每度2.18元提高,需加上環境與社會成本。
我國離岸風電規劃從2026到2035年,釋出15GW(百萬瓩)建置容量,目前檯面上至少就有12家風電商虎視眈眈,還有多家鴨子划水中,競爭十分激烈。
根據選商遊戲規則,釋出容量分切成「前9後6」兩階段釋出,首階2026年到2031年的6年,每2年釋出3GW。至於單一風場容量給予500MW(千瓩)、彈性100MW伸縮標準,這些草案都沒有改變。
更動的部分,主要是公開榜單時間從2022年Q2延長到Q3,另外就是離岸風電下半部水下基礎、海纜,改列為必選加分項目,風機上半部零件考量國內量能不足,維持屬自選加分題。
由於最後一塊大餅採競標制,預料有不少開發商採「0元」搶標,而能源局訂定費率下限是0元,上限是不能超過「最近一年迴避成本」,以現在來說,就是台電每度的2.18元。
這個費率上限昨讓業者很有意見。丹麥沃旭能源總經理汪欣潔說,這對業者是不可承受之重,因迴避成本是灰電(石化燃料)成本,不是綠電成本,CCPA(企業購售電合約)發展,市場還有很多未知數。CIP董事總經理許乃文具體建議,應在迴避成本上面再加上環境與社會成本,才能代表正面價值。

既然風電商可能祭出低價搶標,為何那麼在意上限費率?熟悉風電市場人士表示,風電商低價搶標後,著眼點並不在把電賣給台電,而是去找需要綠電的企業來賣。因此官方定的費率上限多寡,會影響以後雙方談判價格。再者,跟銀行團融資、跑財務,也需要官方費率去算出合理利潤。

對於開發商訴求,經濟部能源局組長陳崇憲表示,價格上限部分,後續會做整體考量。

相關連結:
回最上方